洛阳农业局主办
今天是:
农业人风采 > 农业企业家

心底无私天地宽

发布时间:2017-01-18  信息来源:大河网  作者:河南日报  浏览: 次  

——记栾川县三川镇三川村党委书记段新宽

[   段新宽经常到他资助的贫困户刘秀莲家看望祖孙俩   ]

[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打造,目前抱犊寨景区已获国家4A景区    ]

[   段新宽出资修建的马路、安装的路灯,使三川村容貌焕然一新  ]

                                             [          段新宽    -]

[       段新宽出资建设的白土镇金山桥  ]

    抱犊寨景区的每一个建设项目,段新宽都会认真斟酌,科学谋划

 

    

    在历史的长河中,17年,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人的一生中,17年,却是漫长而又难忘的岁月。

    这17年,是他以坚定的党性,勇于担当、忠诚履职的17年;这17年,是他以博大的胸襟,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17年;这17年,是他以对家乡的挚爱,倾情回报、福泽乡里的17年。

    他,就是段新宽,一个新中国普普通通的村官,三川百姓心目中的“脊梁”——栾川县三川镇三川村党委书记、省人大代表段新宽。

    中国好人段新宽

    “十余年间,他带领村民建学校、铺水泥路、架自来水,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商贸经济——他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拳拳之心,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是2014年10月,段新宽登上“中国好人榜”,获评“敬业奉献”好人时,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寥寥数语,道出了段新宽十几年来敬业奉献的心路历程。

    栾川县三川镇三川村,地处伏牛山腹地,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山多地少,4000多口人,才只有800多亩地,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

    1981年,由于家庭贫困,18岁的段新宽便随着家乡的劳务大军来到小秦岭务工。12镑的铁锤、1000斤重的架子车、几百米深的矿洞,是他在最初5年时间内几乎天天所必须面对的。由于他吃苦耐劳,讲信誉,人缘好,老板破例包给他几段工程,一来二去,他在两三年时间内掘得了平生第一桶金。

    1992年,段新宽回到家乡,建起了自己的企业——栾川县金山矿业有限公司。

    逐渐走上致富道路的段新宽,见不得乡亲们吃苦受罪,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着自己的条件越来越好,他每年回村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力度越来越大,少则三五百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村里谁家有事求上门来,他从不推辞,能帮就帮。正因为这些务实的举动和不计回报的付出,使得他在三川村的百姓心中口碑和威望颇高。

    2000年春节,三川村年过七旬的老支书来到段新宽的家里,希望他能接任下一任村支书。在此之前,已有20多户村民前后三次找到他,希望段新宽能回村担任村支书;三川镇党委的干部也出面劝说他。然而此时,段新宽的公司正值发展上升期,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根本腾不出时间去接管一个村集体。

    段新宽怎么也忘不掉自己1995年在党旗前宣誓的情景。他思忖再三,觉得自己既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就不能忘了入党誓词,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从感情上说,自己也应该回到家乡,为父老乡亲踏踏实实地干几年工作。然而他却没想到,一干下来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2000年2月16日上任至今,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整整17个年头。

    过去的三川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穷村”:人穷、地穷、日子穷。如今的三川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村、文明村。在这嬗变的进程中,又流淌着段新宽多少心血和汗水?

    三川村有一条老街,是明末清初就形成的一条集市街道,在当地,每个月农历一、四、七,是三川“逢集”的日子,热闹非凡。后来随着三川村规模扩大、道路改建,村子里多出许多条宽敞的柏油马路,这条老街就渐渐人烟稀少了。几经风雨,老街变得破烂不堪,路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2003年,段新宽出资重修老街,除了增加了排水设施、硬化主干道路面,段新宽还把路面硬化到了家家户户的大门口。

    修完村里的老街之后,段新宽又垫资10万余元建起当地首家农贸市场。新市场解决了每到集贸日期,三川镇拥堵、脏乱的状况,更是让近百户当地的经商群众和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段新宽上任之前,三川村村民曾集资建起了一栋教学楼,这栋教学楼建成伊始就是危房,两年后墙体上就裂开了大口子;老师们的宿舍只装了窗户没有玻璃,冬天靠纸糊挡风。面对随时有可能坍塌的教学楼,段新宽决定自己出资重修学校。2011年,新的三川小学建成了,从水泥路面、墙体粉刷到桌椅板凳,都是段新宽出资的。不仅如此,每年的儿童节、教师节、元旦和春节,段新宽必定雷打不动地到学校慰问师生。孩子们的学习文具、体育器材,教师们的白糖、茶叶、棉衣棉被、奖金等,20年如一日,段新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是对农村教师最大的安慰。

    三川村距离栾川县城40多公里,一半以上都是山路,村民们得了病,在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看不了,就得想办法往栾川县城跑,很不方便,盖一所现代化医院的想法一直在段新宽心里酝酿。2014年6月,他租下荒废多年的供销社,建起了新医院。新医院建筑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共有床位80余张,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各种科室一应俱全,总投资超过千万元。

    自掏腰包10万元偿还村集体债务;自己出资数十万元新建村办公楼;垫资10多万元建农贸市场;投资上千万元建医院;捐资近百万元建学校;出钱出力硬化72条大街小巷……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更多的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的付出与奉献。

    “好人”也许是对段新宽最好的称呼和对其付出的回报。在获得中国好人称号之后,2015年2月,2014年度“河南好人榜”发布,段新宽当选敬业奉献类河南好人。

    道德模范段新宽

    2015年1月,段新宽获得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4月28日,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在这之前,他还多次获得河南省、洛阳市的劳动模范。而这些荣誉的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模范”故事。

    在上任之初,段新宽就告诫自己:不能让老百姓跟着我受委屈,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而且,段新宽给自己定下规矩:不拿村里一分钱工资,不向村里报销一张发票,不接受任何村民宴请。

    段新宽带着村两委成员开始摸底村里的特困户,挨家挨户调查走访,第一批选定了30多户,包含了孤寡老人、五保户、军烈属等。这些人几乎都是没有劳动力、没有经济来源的人,以往仅靠民政部门派发下来的物品和村里偶尔给的一些救济生存。从上任第一年开始,逢年过节,段新宽都要带着米面粮油和现金去慰问这些困难户。平日里知道谁家遇到困难、打了饥荒,也会让人送去救济物品,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如今,受到段新宽照顾的贫困户已经有137户。当然,所有的钱物,依旧还是由段

    新宽个人出,如今每一年花费超过35万元。

    在68岁的村民刘秀莲家,记者见到了她托人用大红纸写的一式几份的感谢信。信是刘秀莲写给段新宽的,落款是2014年6月22日。感谢信压了两年半,一直放在柜子里没贴出去——段新宽不让。

    刘秀莲家祸不单行,儿子意外去世,儿媳改嫁,只剩下她和小孙子相依为命,住在一间四面透风、连电都没有的土坯房里,依靠段新宽逢年过节发给的慰问金和自己种菜、卖菜为生。

    年少经历过苦日子的段新宽,最见不得至今还住在土坯危房里的村民们。2014年春,段新宽决定:出资给她家盖一座新房子;并且每个月给刘秀莲的孙子发600元的“工资”,直到18岁,整整10年!

    宽敞明亮的房子说建就建起来了,沙发、床都置办得妥妥的——刘秀莲没花一分钱!

    杨士铁身体不好,经常念叨“有生之年不指望再住什么新房了,过一天算一天。”段新宽知道了,鼓励他不要灰心,并承诺“可以随时到村卫生室买药,统一记账,年底我来付清。”现在的杨士铁容光焕发,他已于2014年秋天,搬到了段新宽为他建的新家去了。

    周成军家因妻子、儿子有病返贫。有一天,他接到村委会主任牛性的电话:“还不赶紧回家,段书记要给你家盖房子了,水泥都运到家门口了……”房子建成了,周成军自作主张,在墙上嵌上了一块碑,上书“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富裕不忘段书记”。搬到新家后,他瘫痪多年的老伴竟然奇迹般地能走路、会帮忙了,儿子也不再到处乱跑了。记者到他家采访时,正值午饭期间,他老伴正在蒸馒头。在雪后的阳光映衬下,热气腾腾的馒头,发自内心的笑容,乐乐呵呵,好不温馨!

    回村任职17年来,段新宽自己掏钱为17户村民新盖或翻盖了房子,有的连装修、家具的事也通通包揽了,让很多困境之中的家庭找回了生活的勇气,过上了好日子。而他的父母,至今还住在30多年前一座用石头和土坯建造的房子里。段新宽说,只要三川村还有一栋土坯房,他家的房子就不拆不建。

    回馈家乡、回报桑梓是段新宽始终如一的信念,无论是支持村里的产业发展还是对贫困村民的帮扶,多年来究竟为家乡投入了多少资金,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统计过具体数字,但他的一颗拳拳之心,仍将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家乡建设的事业中去。

    17年后的今天,三川村在段新宽的领导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00元增长到现在的7000余元,93%的村民住上了漂亮的新居,90%的农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100%的农户走上了平坦整洁的水泥硬化路,85%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99%以上农民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新农村养老保险。

    “我帮别人,不图别人咋报答我。”段新宽说,“我相信好人总会有好报。要是能通过我的帮助,唤起困难群众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就算帮到家了!”

    这些年,不仅三川百姓的疾苦拴着段新宽的心,他还尽己所能帮扶了7个村,除了逢年过节的慰问物品,并帮他们寻找脱贫致富的项目。

    共产党员段新宽

    记者到三川村和抱犊寨景区采访时,正值隆冬季节,不光气温要比城市冷上好几度,风也特别的硬。冷风吹过,似刀子一般,能将身上的衣服吹透。

    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三川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时,我们的心是热的;当我们感受到段新宽一腔赤诚、扶危济困的公仆情怀时,我们的心是热的;当三川村村民饱含真情、热泪盈眶向我们讲述段新宽的感人故事时,我们的心是热的!

    和所有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一样,段新宽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的财富——一座钼矿、一座铅锌矿、一座铅银选矿厂、一家酒店、一个抱犊寨景区、7000亩林场,固定资产价值近7亿元。

    但和普通企业家不一样的是,17年来,作为共产党员、党委书记的段新宽,也使三川村变了模样:路宽敞了,桥架起来了,村民收入成倍地增长。

    段新宽不仅坚持自己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且要求村里的党员干部也都“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

    然而,段新宽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和目标。“靠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倾尽财力也不能保全所有三川人,必须找到在经济上的造血点,才能靠自身能量发展下去。”

    如何扶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如何为村民找到致富的门路?如何让三川的经济有个源源不断地“造血库”?段新宽每年都要组织两次三川同乡经济发展促进会,召集同乡企业家为三川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每年多次带村干部外出考察先进村的经验,让村干部们起到带头作用。

    种香菇、养长毛兔、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都是为了让群众脱贫之后不再返贫。而在这之中,抱犊寨景区的开发无疑是重头戏,这也是段新宽付出最多心血、寄托希望最大的项目。

    抱犊寨位于三川镇境内,因牧童食灵芝仙草抱犊升仙的传说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长期被土匪霸占;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三次攻打抱犊寨,并最终以伤亡500余人的代价攻克此寨。也因此段历史,洛阳市早在1996年就将抱犊寨定为红色教育基地,也是栾川县唯一的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2003年,段新宽买下了抱犊寨以及隔山相望的望牛岭林场经营权。而此时,栾川县决定把开发抱犊寨景区的“任务”交给他。

    历经战火的抱犊寨早已成了一座荒山,开发起来谈何容易。

    段新宽抱定了必胜的信念,附近的重渡沟、老君山景区,成了他学习的榜样。人家开发十年,每年能吸引几十万游客,带来数千万元的收入,更是拉动了景区周边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抱犊寨建成三川后续发展的“加油站”“蓄水池”?

    说干就干。段新宽亲自带人穿树林、踏荒草,徒步上山考察地形;为还原抱犊寨原貌,他遍访当地老人和参加过解放抱犊寨的老战士们。

    在最初的几年里,工程建设非常艰苦。段新宽患有高血压,仍是隔三岔五就往山上跑。有好几次,他的整只脚都肿了,穿不进鞋,只好把鞋面割开穿着上山。

    正是在这种“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坚定信念支撑下,抱犊寨开发日新月异。工程最集中的时候,有19个工程队同时施工,直接用工700多名。有人统计,开发抱犊寨的前10年,光骡子就累死、摔死14头。

    14年过去了,如今的抱犊寨,主要景点已经打造完毕,并且已跻身国家4A级景区。红色区域的解放军指挥部、白色区域的土匪山寨、绿色区域的望牛岭林场,组成了“红白绿”三色抱犊寨;陈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孝道文化馆、廉政教育馆、毛泽东纪念馆等构成了人文抱犊寨;

    东门外即将蓄水的抱龙湾水库、正在建设的码头、临水商铺等形成了水景抱犊寨。到春天,一个春风扑面、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抱犊寨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目前,抱犊寨的工人、演员和商户已有200多人,他们彻底改变了农民的劳作方式,成为新型的务工者。采摘果园、农家宾馆、栾川小吃、伏牛特产,景区附近的大红村、火神庙村的村民们更是享受到抱犊寨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党员是什么?在段新宽的眼中,党员就是能挺起腰板做灯塔,俯下身子做桥梁的人。近几年,段新宽获得的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最美村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等,但段新宽最看重的,还是老百姓对他这个村官是否满意。

    “三川人不但记住你的名字,更记住了共产党的‘好’。”这句常挂在三川村村民口中的一句话,或许是对段新宽这名最美村官的最美赞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洛阳市农业局 豫ICP备05012585号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工作人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