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农业局主办
今天是:
农业人风采 > 新思路

王丽涛:小红薯苗育出大产业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农业巾帼

发布时间:2017-08-10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作者:  浏览: 次  

    新安县五头镇庙上村的一处红薯育苗基地里,38岁的王丽涛正在地里锄草,10岁的儿子张宇航在一旁帮忙。“啥时给我做个红烧肉当做我干活的奖励吧,你已经好久没做过了。”张宇航说。王丽涛回答,“等闲了吧,红烧肉太费时间。”事实上,王丽涛真的很忙——她经营着豫西最大的红薯育苗基地,面积500亩,年育苗40多万斤,销往甘肃、新疆、四川、湖南等地,年营业额200万元。尤其她的经营模式在农业领域更是资源整合的典范。这一切得益于什么?王丽涛快人快语地回答,“我做农业算是天时地利人和。”真是这样吗?她又怎样恰当地运用这天时地利人和呢?

01.JPG

    起步:一千斤红薯发酵成豫西最大育苗基地

    “做农业算是找对路了。”王丽涛这样说,是因为做农业之前,她在南方打工,2000年时已经月入5000元,算是高收入者,然而2006年,因为生娃回到洛阳后想干点什么的她却一时摸不着门路。“做了两年五金生意但是不赚钱,恰好到了种红薯的季节,婆婆说家里的红薯苗不好,正好我娘家在许昌的红薯大县,当时看到新安县有的村民去集市上买散户育出的红薯苗,就想着为什么不把许昌的红薯苗引到洛阳呢?”2011年,说做就做,当即王丽涛就从娘家拉回来1000斤红薯作为育苗的种子,第二年,四邻八乡的人知道后就都过来买红薯苗。

03.JPG

    “做啥不就最愁销路嘛,我一看有销路就准备扩大规模了。”然而此时的王丽涛却遭遇了公婆的反对。婆婆郭凤英解释,“因为儿子在陕西上班,孙子才上幼儿园,担心儿媳妇一个人忙不过来,再说干农业干出名堂的人很少,尤其是一个外来的儿媳,我们就劝她保险点,别折腾。”可谁想,王丽涛倒是真下劲儿了,她把自己的亲叔叔从娘家请过来指导自己培育红薯苗,并且选了地理位置较好的庙上村租了10多亩地,基础设施不够,就人工浇水。“还是四月份,就早上4点多打着手电浇地。”但说起这些阻挠和困难,现在的王丽涛并未有半丝受苦的感受,反而乐呵呵地说,“我遇到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总体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06.JPG

    终于,经过六年的“折腾”,王丽涛的育苗基地规模从1000斤种子扩大到年产40万斤,从10多亩扩大到500亩,红薯苗从仅仅销往四里八乡到如今销往全国各地,基地共种植有商薯19、济薯21、紫罗兰等11个品种,几乎涵盖了所有适合豫西地区的红薯苗,王丽涛本人也成为讲起农业来头头是道的红薯领域的专家型新型职业农民。如今的她也成了当地创业的典范,今年五月还被共青团洛阳市委、洛阳市农业局等单位联合评为2016年度“洛阳市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微信图片_20170810103543.jpg

    成功:“找对路+踏实干+多创新”成就了她的“天时地利人和” 

    问及王丽涛一路走来有什么致富心得,她的一句话已经说明了“心态决定一切”——“我觉得自己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要找对路,踏实干,多创新,要不断学习,时刻掌握市场,掌握最新技术。”据了解,每年4月到6月繁忙时节里,王丽涛一家人面临的情况是“一天忙下来顾不上吃饭,就到晚上九点多吃一顿饭,只睡3个小时”,并且繁忙过去后,她为了培育出更多品种的红薯苗,又不断走访各省市农科院、农科所,请教甘薯体系的专家老师,再去打探各省红薯批发市场和红薯深加工行业。

微信图片_20170810103535.jpg

    不过对于这些繁忙和劳累,王丽涛倒是一带而过,因为她觉得一件事情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只要付出有收获那就值得。但是,这么乐观坚强、总是笑容满面的王丽涛也有软肋,就是10岁的儿子,因为买房在涧西,所以儿子自小在涧西上学,照顾不上是常有的事儿,“2011年开始我做农业,他那时上幼儿园,但永远是学校第一个到的,早上6点多我就把5岁的他交给门卫,最后我去学校接他时就只看到剩下他一个人在那里高高兴兴地滑滑梯。”并且,去年在外地工作多年且收入不菲的丈夫张国强也被拉入了王丽涛的“农业战线”,负责整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农业路上,一个人的成功或许更是全家人的努力。 

02.JPG

    模式:“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有效整合资源带动致富

    其实,成功背后还有一个秘诀就是产品过硬。据悉,王丽涛的红薯苗均来自农科院研发的脱毒红薯,并随着技术的研发实时更新。“脱毒红薯苗能防止红薯在育苗过程中被病毒感染,产量也能高出几乎一倍,还能更好看、好吃、好卖。”王丽涛解释,只要产品好,就会得到农户们的一致好评,并且她培育的红薯苗结出的红薯还在省甘薯研讨会上引起过轰动。她的苗田2016年被洛阳市科学技术局评为“市级企业研发中心”。

微信图片_20170810104949.jpg

    那王丽涛和各个科研院所之间又是如何达成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呢?据介绍,她从各地科研院所引进研发出的脱毒红薯,育出二代苗后,再另辟基地用二代苗育种,育出的红薯可交给科研院所一部分供再次研究,从而研发出更适合当地环境的红薯苗。那么,她与农户又是怎样合作的呢?如今,已有五户农民加入她的新安县朝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她给供给种薯并包管销售。另外,因为剪苗等需要人力,每年当地还有约200个留守妇女、老人等都可以到这里打工,收取报酬。因此,这里也成了该县小有名气的“脱贫示范基地”。

09.JPG

    现在,这个豫西最大的红薯育苗基地依旧在红红火火地运行,而王丽涛的计划也在进一步变化,她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创业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我看准了农业这条路一定会走出更多精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洛阳市农业局 豫ICP备05012585号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工作人员联系我们